2020年7月9日,以“智聯世界、共同家園”為主題,圍繞“AI技術趨勢”、“AI賦能經濟”、“AI溫暖家園”三大議題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正式開幕。約有150家企業集中參會,其中包括微軟、華為、科大訊飛、ABB、商湯、優必選、思嵐科技等AI領域行業領軍企業。
人工智能大會部分企業
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產業變革的核心驅動力,代表了未來的另一種可能,它正在對世界經濟、社會進步和人類產生極其深刻影響。本屆人工智能大會的舉辦,是繼18和19兩屆上海人工智能大會之后搭建的又一人工智能技術及產業發展的重要平臺,也是推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要求,服務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順應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
受疫情影響,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首次以云端峰會的形式在線上舉行,雖然大會沒有了往年的線下展示,但觀眾卻有了更加全新的體驗。大會除了直播外,還有AI能量、AI家園等形式展示,采用3D效果,讓云觀眾身臨其境的了解更多智能產品。AI家園包含了AI先導區、AI產業生態園、AI+基礎技術、AI+工業、AI+醫療、AI沙龍、AI+教育、AI+金融、AI加交通、AI+城市管理與商業等模塊展示。充分的說明了“AI技術趨勢”、“AI賦能經濟”、“AI溫暖家園”三大議題。
作為張江人工智能企業代表,思嵐科技攜帶Jupiter、Taurus平臺,亮相【AI上海· 機器人矩陣】,展示智能移動力量。
思嵐科技 X 【AI上海 · 機器人矩陣】
智聯世界,賦能應用
與此次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主題 “智聯世界,共同家園”不謀而合的是,思嵐科技的愿景就是“慧聯世界”,旨在希望用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應用,打造“機器人+”,助力人工智能產業的升級。
人工智能機器人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在借著AI技術的突破、核心零部件成本的下降、“先驅”產品的出現以及“疫情時代”的部分影響,邁入發展的快車道,進入黃金時期。軟硬件的全面布局,也讓機器人的規模化、靈活化有了更充足的發展空間。
產學研結合,全面發展
在此次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上,社會各界都在不斷強調加強“產學研”三方的合作力量。
在學校合作方面,思嵐科技不僅與上海交通大學成立了“聯合實驗室”,還與清華、大連理工等高校保持產學結合;在行業協會方面,思嵐科技積極加入,共同探討相關技術及產品,致力于為行業提供更穩定、更可靠、更高效、更具性價比的行業解決方案。
在產業聯動方面,思嵐科技位處張江,依附張江人工智能島,重點聚焦配送、消殺等領域;入駐臨港國際人工智能產業研究院,從“官.產.研.資.創”及“互聯網+”思維出發,共融機器人技術和應用。
思嵐科技在張江人工智能島
知識、數據……,全面邁向第三代人工智能
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張院長指出,“跟以符號、數據為核心的兩個人工智能時代不同,我們正在以算法和算力為核心,大步邁向第三代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主要解決的問題?
1、 識別、轉變
人工智能把外界輸入的信息向概念邏輯信息轉譯,將動態和靜態的圖像、文字、聲音等信息轉為形式化(類似于人腦存儲和接受的形式)的概念邏輯信息;
2、 智能運算
人工智能對接受的信息進行不斷的自我學習、深度檢索、邏輯判斷,達到深度學習,下次遇到這種問題可以直接做出相對應的智能反應,加快處理速度和智能應對;
3、 控制
將需要輸出的反應轉譯為肢體運動和媒介信息。
所以,在人工智能的大環境下,勢必會引領機器人從“呆板”向“靈活”向“智能”的轉變。第三代人工智能時代,要牢牢抓住人工智能四要素:知識、數據,算法,算力。賦予機器人語義、視覺、聽覺、判斷、理解等能力,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工智能機器人。
未來已來,擁抱人工智能才能更好的擁抱未來。思嵐科技希望用自己的技術和產品,借著“新基建”這股東風,為人工智能世界,尤其是機器人世界帶來新的變化,引領新的“AI機器人”格局。
人工智能機器人正在邁入發展的快車道,持續推動著傳統產業進行智能化升級。
關鍵字: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世界人工智能大会